销售:
400-829-7929(7*24小时)
028-82633860
028-82633397
028-82633165
技术服务和产品定制:
028-82633987
在线服务:
沈帅

文静

贺丹丹



一段时间以来,中药行业“创新难有、改良不易、竞争无序、淘汰不力”,尤其中药产品间优胜劣汰的竞争逻辑不清晰,产业发展与竞争方向不清晰,在医药产业全行业“提质增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下,中药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以临床价值、科学价值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正在成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这也是突破当前产业困境的必然选择。
如何能有效彰显优势中成药产品的竞争力,让确有临床优势的产品和认真做产品的企业能够有机会脱颖而出,推动中药产品的差异化评价,促进企业和产品“提质增效”,成为激活中药产业竞争态势,撬动中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药产品竞争力评价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中立第三方展开的科技竞争力评价成为重要的切入点。
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倡导和支持下,中药大品种联盟联合万方数据等单位,成立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评价项目组,探索中药产品的科技竞争力评价工作,逐步形成了凝聚行业共识的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从2016年起,连续4年编制发布《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
一、新时代中药大品种的价值理念
中成药大品种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医药行业普遍将销售额作为判断大品种的依据,如将年销售十亿美元产品看作重磅炸弹品种(big bomb)。新时代对于中药产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应于这种新要求的中药大品种应与传统意义上“唯销售论”的中药大品种不同。新时代的“中药大品种”指具有显著或确切的临床疗效,满足临床需求,科技含量高,中医药特色显著,所占市场份额大的品种。临床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产生市场价值的基础,市场价值是临床价值、科技价值在临床的市场化体现。因此,“临床价值大、科学价值强、市场价值高”是新时代中药大品种的基本特征,是中药大品种培育的目标和方向,也是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评价的价值导向。
二、2019中药大品种名单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研究报告(2019版)》提出采用科技因子度量中成药的科技竞争力,体现产品的“临床价值、科学价值”,通过销售额体现产品的“市场价值”。据此,项目组从“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市场价值”三个维度,经过“初步遴选—开放增补—审核确认”流程,从目前已上市的59595个中成药产品中,遴选出入围2019年科技竞争力评价的579个中药大品种。
三、入围大品种遴选过程及增补规则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评价工作,面向业内企业,开放入围科技竞争力评价中药大品种的增补通道,按照下述规则进行增补。
(1)产地为中国的中成药产品(国药准字Z开头),且非中西药复方制剂;
(2)产品具有独特优势,独家品种、独家剂型产品或中药保护品种(含曾列入);
(3)市场规模大(年销售额过亿,近5年上市的新产品超过五千万);
(4)临床价值显著,科技成果突出(满足以下任一项即可):
①获得过国家级的科研专项✫a;
②获得过省部级、一级学会及以上科技奖励、荣誉称号✫b;
③发表过高影响力论文(SCI影响因子>5)✫c;
④入选主流诊疗指南;
⑤以药品身份正式注册进入外国市场;
⑥拥有一项以上获授权且法律状态正常的发明专利✫d;
备注:
✫a项目任务书参与单位为生产企业,产品名称出现在项目名称或摘要中,有实际国拨经费到账。
✫b奖励项目名称或摘要中出现产品名称,且获奖单位中包含生产企业。
✫c产品名称出现在题目和关键词中。论文不包括会议论文、来信、专刊。
✫d产品名称或产品处方出现在专利摘要中,且专利权人包含生产企业或关联企业(包括企业曾用名、分支机构等)。
欢迎有关单位提交符合要求的中成药产品增补资料,经审核确认后,可纳入2020版中药大品种名单。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药大品种联盟(BBTCML)原创发布。编辑:远志。转载请标注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