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2蒿本内酯为什么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临床上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急症。虽然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仅占全部脑卒中发病率的5%~10%,但总体死亡率却占整个卒中患者群死亡率的25%。近年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日趋深入,各种预防和治疗措施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使其预后有了一定改观,但其病死率和致残率依旧居高不下。许多患者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认知障碍,临床疗效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是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防治继发性脑损伤可能是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总体预后的关键环节。
当归是我国传统中医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用植物之一,具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蒿苯内酯是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蒿本内酯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蒿本内酯对短暂性前脑缺血、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和永久性前脑缺血等模型动物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还可以通过抑制钙内流或钙库释放而对大鼠主动脉或肠系膜动脉产生舒血管效应,并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改善微循环。实验也发现,现蒿本内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有确切的神经保护作用,可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脑水肿和通透性,减轻神经元凋亡和坏死。
因为蒿本内酯可能主要通过抗内皮细胞凋亡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CSV、抗自由基损伤和抗神经元凋亡等途径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继发性脑缺血损伤。